您现在所在位置: 必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学科论坛通知

2022年10月20日 11:38  点击:

一、会议时间:2022年10月23-24日

二、参会方式:#腾讯会议ID362-6589-4615

三、主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四、承办单位:必威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五、论坛主席:韩军伟教授

六、论坛简介:

为促进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与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学者之间的跨学科交流,拓宽和深化智能技术的应用范畴,充分发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价值,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和必威将于2022年10月23日-24日以线上形式(腾讯会议)举办“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学科论坛和学术研讨活动。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等单位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信号处理等领域的14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面临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如机器学习、无人系统、模式识别、信号与信息处理、大数据挖掘等),全方位研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技术路线,追踪学科发展新动态,共同助力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


西北工业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前沿学科论坛会议议程:

#腾讯会议 ID:362-6589-4615

20221023日上午

时间

会议安排

主持人

09:00-09:10

宋保维 副校长致辞

韩军伟

09:10-09:50

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干扰对抗下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进展与展望

09:50-10:30

海(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数据流架构的高效图计算机

10:30-11:10

曹先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临空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程塨

11:10-11:50

健(南京理工大学

Visual Perception: From 2D to 3D

20221023日下午

时间

会议安排

主持人

14:00-14:40

张化光(东北大学

能源互联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规划与控制

胡新韬

14:40-15:20

刘成林(中科院自动化所

开放环境模式识别的研究问题和进展

15:20-16:00

陈宝权(北京大学

智能影像生成

16:00-16:40

志华(南京大学)

反绎学习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张鼎文

16:40-17:20

昆(浙江大学

从计算机图形学到智能图形学

20221024

时间

会议安排

主持人

08:30-09:10

陶然(北京理工大学

分数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兼论拔尖人才培养

姚西文

09:10-09:50

谭民( 中科院自动化所

仿生机器人机构设计与运动控制

09:50-10:30

胡事民(清华大学

可视媒体内容生成与计图深度学习框架

10:30-11:10

田永鸿(北京大学)

AI for Science的机遇与计算架构挑战

赵世杰

11:10-11:50

陈云霁(中科院计算所

智能计算系统人才培养

20221025-26

08:30-17:30

学科发展讨论


一、大会主席

韩军伟教授

韩军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必威党委书记。IEEE Fellow、国家级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类脑计算、遥感影像解译等。在领域顶级期刊/会议如: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PAMI,CVPR,MICCAI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用2.4万次。3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2021年度IEEE GRSS Highest Impact Paper Award(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最有影响力论文奖)、国际期刊IEEE TCSVT 2021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IEEE BIBM 2018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 2010,MICCAI 2011和ICME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提名。培养多名博士生/博士后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高被引科学家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科技奖。担任IEEE TPAMI、《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任国际会议如:CVPR等的领域主席。

二、特邀专家

金海教授

金海,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IEEE Fellow、ACM终身会员,武汉网络安全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数据安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包括973项目、教育部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CNGI项目、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

报告题目:基于数据流架构的高效图计算机

陶然教授

陶然,男,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分数域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及其在雷达、通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对分数域采样与快速算法、数字滤波与参数估计、多域分析与利用等基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标志性学术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信号处理领域著作、教材3部,其中包括2004年出版的国内首部信号处理领域关于分数傅里叶变换的著作。上述理论成果已在雷达、通信等系统中得到成功验证与应用,授权发明专利76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9年国家级领军人才,2010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

报告题目:分数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其应用–兼论拔尖人才培养

田永鸿教授

田永鸿,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鹏城实验室网络智能部副主任兼云脑研究所所长、鹏城云脑技术总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机器学习、神经形态视觉和视频大数据。累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基金重点/重大仪器项目等国家、省部级与企业合作项目4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两获国际期刊和会议最佳论文奖;拥有美/中国发明专利9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次,是首届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获奖者。曾任国际期刊IEEE TCSVT/TMM/Multimedia等期刊编委,IEEE MIPR2020/ICME2021大会主席,IEEE ICME2015/BigMM2015/ISM2015/ MIPR2018/MIPR2019程序主席,现任IEEE数据压缩标准委员会副主席兼IEEE 2941标准工作组组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与交通视频专委会副主任等。他是科技部十四五重点专项“智能传感器”专家组成员。

报告题目:AI for Science的机遇与计算架构挑战

郭雷教授

郭雷,1966年生于山东。国家级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飞行器抗干扰控制理论与应用”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分别于1988年、1991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东南大学博士学位。1999-2003年先后获得法国政府基金和英国皇家学会访问基金,2006年获得日本JSPS外国特邀研究员基金,曾分别在法国、英国和日本从事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不确定与随机系统控制理论、高精度导航与控制系统技术。发表SCI论文80余篇,分别在Springer和CRC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各1部。兼任2个国际SCI学术期刊和5个国内学术期刊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大项目课题、973项目课题等项目20余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

报告题目:干扰对抗下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进展与展望

刘成林研究员

刘成林,汉族,工学博士。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IAPR Fellow,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及在文字识别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手写字符识别的图像归一化、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手写字符串的切分与识别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研制的文字识别算法在日本的邮政分拣机、表格处理系统等产品中获得成功的应用,尤其是用于邮政分拣的日文手写地址识别系统是该领域第一个成功的应用。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合著文字识别方面的英文专著一本。

报告题目:开放环境模式识别的研究问题和进展

谭民研究员

谭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曾担任国家“十五-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成员。近年来在先进机器人控制、仿生机器人、多机器人协调与控制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负责和参加国家863项目、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担任多个专业委员会的委员。

报告题目:仿生机器人机构设计与运动控制

杨健教授

杨健,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IAPRFellow。长期从事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973课题等项目。在TPAMI、TIP等国际权威期刊和CVPR、ICCV、ICML、NeurIPS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被引300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4600余次,2014-2021连续八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担任/曾担任国际学术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Neurocomputing、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的编委。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一等奖4项(其中第一完成人3项)、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等。

报告题目:Visual Perception: From 2D to 3D

陈宝权教授

陈宝权,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在ACM SIGGRAPH、IEEE VIS、ACM TOG等国际会议和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曾担任973项目“城市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首席科学家。现任/曾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TOG)/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Graphics(TVCG)编委,并多次担任计算机图形与可视化领域几乎所有重要国际会议的PC成员;曾任SIGGRAPH ASIA和IEEE VIS指导委员会委员,SIGGRAPH ASIA 2014和IEEE Visualization 2005会议主席及IEEE Visualization 2004程序委员会主席。获2003年美国NSF CAREER Award、2005年IEEE可视化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14年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杰出奖,“中青年领军人才”、2015年国家级领军人才。兼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常务理事,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信息学部委员,曾任CCF青工委主任。获电子工程学士(9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94年清华大学),和计算机科学博士(99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因为在空间数据(建模)与可视化方面的贡献,入选IEEE Fellow(2020)。

报告题目:智能影像生成

张化光教授

张化光,国家级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校长助理及智能电气科学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曾任国际IEEE计算智能学会自适应动态规划和增强学习技术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变革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权威杂志《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MC,Part B》副主编、国内知名杂志《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电机与控制学报》编委。主要从事复杂工业过程自动化、电力系统与电力传动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模糊控制与智能控制、非线性控制和混沌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他引16000余次,连续六年被评为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研究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能源互联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规划与控制

周志华教授

周志华,CCF会士、常务理事,ACM/AAAS/AAAI/IEEE/IAPR Fellow,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硕士、博士),2001年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LAMDA)所长,校、系学术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反绎学习及应用的初步研究

胡事民教授

胡事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可视媒体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2015年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2007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2016-2021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智能信息处理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在ACM/IEEE Transactions和CVPR等重要国际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担任PG、SGP、CVM、VR、EG、SIGGRAPH ASIA等多个国际重要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和委员,曾任和现任IEEE、Elsevier、Springer等多个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报告题目:可视媒体内容生成与计图深度学习框架

周昆教授

周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1997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现任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可视计算和虚拟现实的研究,在微分域几何计算、真实感图形绘制和GPU并行计算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创新工作。在ACM/IEEE汇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现担任《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等五个期刊编委,担任《IEEE Spectrum》编委顾问。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麻省理工学院杰出青年创新人物奖(MIT TR3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报告题目:从计算机图形学到智能图形学

曹先彬教授

曹先彬,男,1969年生。国家级领军人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航电与空管分会主任委员、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临空信息系统先进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SMCS认知计算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eurocomputing、CJA等刊物副编、编委等。主要从事天临空地一体化信息网、民航交通运行监控、综合交通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空管科研计划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十佳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担任IEEE T-NSE、Neurocomputing、CJA等编委。

报告题目:临空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

陈云霁研究员

陈云霁,男,1983年生,江西南昌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带领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相关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机和服务器产品中。他在ISCA、HPCA、ASPLOS、MICRO、ICSE、ISSCC、Hot Chips、IJCAI、IEEE TC、IEEE TPDS、IEEE TCAD、ACM TOCS和CACM等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0余项,获得了ASPLOS和MICRO等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亚洲迄今仅有的两次)。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谷歌等上百个国际知名机构跟踪引用他的学术论文开展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因此,他被Science杂志评价为该方向的“先驱”和“领导者”。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并被MIT技术评论评为全球35位杰出青年创新者(2015年度);两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科学探索奖、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报告题目:智能计算系统人才培养

上一条:西北工业大学“控制自动化与应用”论坛通知 下一条:【我院南山青年学术论坛】学术报告通知(第65讲)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0 必威·(BETWAY)官方网站